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高亮——襄阳五中校友
走在智能化研究前沿的襄阳人
——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高亮
《襄阳日报》数字报 > 2012年08月21日 > 5版-天下襄阳人 > 正文
高亮教授。 全媒体记者 李德荣 摄
全媒体记者 李德荣 通讯员 徐大保

  人物小传

  1974年8月出生,祖籍山东临清。

  1976年随父母从北京来到襄阳。

  1986年至1992年在襄樊五中读书。

  1996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团队”学术骨干。美国ASME会员,IEEE会员,IEEESMC的CSCWD技术委员会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高级会员,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运筹学会会员,湖北省运筹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通信评议专家、国家863计划课题同行通信评议专家,国际期刊IJACT编委,IJPR,IJCIM、IJAMT等SCI期刊与《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机械工程学报》、《电子学报》等国内权威期刊的审稿专家,近年来多次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IPC或TPC成员。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系主任、“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

  7月10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一篇题为《美欧“再工业化”倒逼中国产业升级 机器人会杀死中国制造?》的文章。该文认为,人类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大爆发的前夜。这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机电产品的“智能化”,而这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就是,机器由过去部分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发展到部分代替人的智力劳动。美欧准备用20年的“再工业化”,用大量的智能机器人替代人的部分劳动,降低生产企业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美欧的“再工业化”迅速取得成功,中国及其他新兴工业国家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制造业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可喜的是,中国的这种“再工业化”已经开始起步,华中科技大学的智能化研究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而走在国家智能化科技研究前沿的,就有我们襄阳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亮。

  梦里常回襄阳

  高亮祖籍山东,1976年随父母从北京来到襄阳,直到1992年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读书,高亮在襄阳生活了16年。

  在襄阳的16年给高亮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当时,高亮家住原襄樊仪表元件厂,厂背后就是岘山。小时候,高亮喜欢养蚕,父亲下班后经常带着他到山上采桑叶。有一次连续下雨,蚕宝宝的桑叶吃完了,父亲冒雨带着高亮到岘山上采桑叶。山上风大雨急,小胳膊小腿的高亮摔了好几跤,终于和父亲一起采到了一大捆桑叶,高亮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除了上山采桑叶,暑假里还有一个乐趣就是到襄阳护城河里摸虾捉螃蟹。上世纪80年代的护城河水特别清,是夏天嬉水游玩的好地方。

  说起这些几十年前的趣事,高亮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他说,这些年虽身在武汉,却经常在梦中回到襄阳,回到少年时代。

  1986年,高亮考入襄樊五中初中部,此后顺利升入高中部学习。上高中时,高亮成绩优异,曾名列年级第三名。

  襄樊五中的学习生活虽然艰苦,但同学们都很努力。高亮现在还记得当时七八十个学生住在一个大屋子里,晚上下课熄灯后还有同学借着路灯学习。有一次,全校师生在广场集合开会,宣布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名单。当听到自己的名字,他十分激动,上台领到5元钱的奖学金,虽然上面并没有他想像的学校公章,但他依然也很高兴,因为上世纪80年代末,在学生的眼里,5元钱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高亮说,五中不仅给了他知识和力量,也是一所让他为之骄傲的母校。如今,他的同班同学好多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华科大最年轻的博导

  1996年,高亮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本来有留校读研究生的机会,但他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读硕士研究生,两年后直接转为博士研究生,2000年提前留校,2002年博士生毕业。

  此后,高亮的事业一路顺风顺水,2003年被评为副教授。2006年,32岁的高亮被评为正教授。

  在外人看来,高亮的事业可谓蓬勃兴起、如日中天,但高亮自己知道,那是付出了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才得到的。

  从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研究生开始,高亮经常是凌晨三四点才休息,早上7点钟又开始工作,一年四季很少有节假日和周末。大学教授要做项目、写论文,还要带学生。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高亮做到了科研与教学齐头并进。

  在科研上,高亮主持或参与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科研项目,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的奖励,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至2010年,他先后获得《机械工程学报》“优秀审稿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突出贡献奖”、PDR会议“最佳论文”。

  教学上,高亮的成绩也十分突出, 2005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2004-2005学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得到这一荣誉的多是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当 31岁的高亮与老教授们同台领奖时,他的心里感到一种奋斗和成功的快乐。

  在自己取得成功的同时,高亮还努力帮助学生快速成长。2005年至2007年,他先后指导学生获得“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及“第四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

  2007年,高亮荣获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度十佳青年教工”称号。

  从2006年博士毕业到2012年,短短几年时间,高亮在事业和人生上实现连续飞跃和跨越,成为华中科技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走在智能化研究前沿

  高亮把他的研究形象地比喻为“调度”,就像工厂的车间调度,要把生产的所有环节都安排好,调度不好,就会产生机器和人员的闲置,造成资源和人力的浪费。“调度”实际上是个数学问题,这个数学问题解决好了,就能成倍地提高工作效率。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过去工厂设计一个轴承,需要做很多的人工计算,人工画图,如果在设计改进过程中,只要改动一个尺寸的设计,那么好多的尺寸都要重新进行设计改动。而实现智能化设计后,无论改动产品的哪一个尺寸,其他的尺寸变动,都由智能化设计系统自动完成。

  先进的智能化设计改变了过去大量依赖人工的计算和设计。要设计一个新产品,只要利用智能化优化设计,利用计算机把所有的技术数字计算出来,并输入智能优化设计系统,剩下的工作都可以交给智能化系统来自动完成。

  比如一个机械零件的切削进刀量多少,车铣刨磨按什么路径走刀,都可以由智能化机器来完成,一个年轻的工人在智能化机器面前,就能很轻松地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

  不过,真正的智能化研究要远远比上述复杂严密得多。从大的方面来说,智能化研究应用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过去的多次技术革命,让机器替代了人的很多体力劳动,而智能化研究应用的结果就是,让机器具有部分人工智能,代替人的部分智能劳动。

  走在智能化研究前沿的高亮对我国的智能化研究和应用充满了信心,他认为,国家已经制订出智能制造专项规划,要求在2020年要实现智能制造,工业产品和装备制造都要应用智能计算、智能优化、智能加工,这将促使我国实现智能化技术革命,促使我国的产品制造和装备制造飞跃上一个全新的台阶,大大减少我国产品装备制造技术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